二战结束以来,瑞典和芬兰在欧洲有着共同的命运。 两国因此在整个冷战期间保持中立姿态,既没有加入北约,也没有加入华约,甚至没有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尽管有着深厚的民主文化,与西欧国家联系密切,以及戏剧性的事件如瑞典首相奥洛夫·帕尔梅的委任状。 苏联解体后,斯德哥尔摩和赫尔辛基于1995年共同加入欧盟,但在没有来自东方的威胁的情况下,双方都不想加入北约,表现出的中立完全符合两国舆论的预期. 从 2010 年代开始,随着俄罗斯军队实力的增强,两个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开始出现支持这种成员资格的基本运动,但并未在公众舆论中占据多数,也遭到部分国家的敌视。政治课。
随着莫斯科对邻国日益咄咄逼人的姿态,斯德哥尔摩和赫尔辛基向包括军事领域在内的西方伙伴靠拢,但并未越过卢比孔河,而两国舆论逐渐倾向于加入北约。 在俄罗斯袭击乌克兰的前夕,这些人在这个问题上仍然存在分歧,一半的瑞典人和芬兰人宣称自己支持这种成员资格,另一半则反对。 然而,24 月 60 日爆发的敌对行动在两国的头脑中产生了触电的效果,超过 XNUMX% 的瑞典人和芬兰人中的绝大多数人此后宣布他们支持本国加入大西洋联盟,上周末芬兰总理桑娜·马林公开宣布,她现在打算 开始就他的国家加入北约进行议会协商.

然而,与 1995 年一样,芬兰希望与其第一个伙伴和盟友瑞典建立共同的动力,这就是为什么芬兰领导人今天早上前往斯德哥尔摩会见瑞典同行马格达莱娜·安德森,以定义一个共同的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 在这次会议结束时,两国宣布他们正在着手采取联合方式加入北约,这在很短的时间内,根据芬兰总理的说法,“几周内”,以及“在 XNUMX 月底之前” “对于他的瑞典同行。 鉴于两国的社会经济和民主指标,毫无疑问,这种加入可以迅速进行,这是防止俄罗斯实施可能阻止这一进程的报复措施和过度威胁的一项重要措施。
本文的其余部分仅适用于订阅者 –
完全访问文章可在“ 免费物品“。 完整版 Flash 文章可在 48 小时内访问。 订阅者可以访问完整的分析、新闻和综合文章。 存档中的文章(超过 2 年)是为高级订阅者保留的。
所有订阅均不具约束力。